什邡市湔氐镇人大:从田间 “听” 到产业 “兴” 让小木耳走出大天地

作者:图文来源:尚稷  时间:2025-08-21  来源:本站  次浏览 字号:[ ]

近年来,什邡市湔氐镇将木耳产业列为镇域经济支柱产业,明确“链主企业+农户”发展路径,通过建立“昊阳农业—农户”利益联结机制,确保产业链收益向农民倾斜。为确保其可持续发展,湔氐镇人大从田间 “听” 到产业 “兴” ,让小木耳走出了大天地。









产业如何发展?专家给出“金点子”


湔氐镇黄背木耳种植面积广、产量大,被誉为“中国黄背木耳之乡”,年产鲜耳达2.5–3万吨,占全国总产量的54.7%,但近年来产量逐年减少。为找准问题、明确方向,湔氐镇人大邀请省人大代表张文平教授共同分析生产趋势,探讨提升产业价值和前景策略。张文平指出,目前木耳产业发展面临三大难题是年轻劳动力缺乏、夏季气温炎热、棚架升级改造投入大。他建议,通过开发木耳深加工产品、延伸产业链条和加强品牌宣传等方式提升产业附加值,增强产业竞争力。


图片






调研沉下去 基层声音传上来


湔氐镇人大致力于聆听基层之声,联合部分代表前往桐林村进行实地调研,听取当地木耳生产者的意见和建议,记录他们的急难愁盼。此次调研揭示了一系列痛点、难点,如农民缺乏技术知识,落后的方法导致木耳质量不一;产业因缺乏吸引力和机会难以吸引年轻人。对此,耳农们提出了诸多期待,如希望集中设施和农用地资源,统一规划建设;希望技术革新,优化木耳产量质量等。 


图片
图片






善析得良策 愿景更明朗


结合专家对话和桐林村调研成果,镇人大提出了对策建议,在过去与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合作解决“油疤病”等病害的基础上,推广生物蛋白料,推动棚架改造,推动研发抗气候变化的木耳品种和先进种植技术;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替代协会,通过优化供应链,减少中间商影响,提升耳农利润,减轻耳农负担;同时,通过培训、学徒制和创新激励措施吸引年轻人才,应对劳动力老龄化问题。


接下来,镇人大将致力于湔氐木耳品牌价值提升,通过议案建议办理和监督问效,充分凝聚代表和群众智慧力量,助推木耳产业提质增量、开拓市场,不断壮大产业规模,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增收作出更大贡献。

lll